孩子的性别教育:正确引导与自我保护,家长必知
最近有家长在后台咨询:“我想问一下孩子的男女有别的教育如何正确引导,比如孩子多大了开始要注意,妈妈尽量不要当着男孩子的面换衣服这样的的?”
其实,当孩子开始流露出对异性好奇的时候,比如说:男宝宝好奇的看着妈妈换衣服或者上厕所,或者不停的强调我是女孩,谁谁谁是男孩,或者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或者爸爸妈妈的....这是孩子对性别感到好奇的一个表现,这个信号就是告诉家长要尽快给孩子进行性别教育了。
说到这儿,有很多家长会问,这不是性教育吗?
“性别”确实是性的一部分,但性别教育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教育,越早让孩子了解自己,就越是能帮助孩子远离潜在的伤害。
首先, 帮助孩子进行角色区分。
形成性别角色分两步:第一步:区分男女。第二步:把自己归到其中一类,这个时候,性别的认同也就形成了。而孩子能够区分性别的时间也许比你想象的还要早——
6个月,小家伙儿就能通过声调的差别来区分男女。
1岁男女要怎么才能有孩子,他们就能够区分男女的照片。
2-3岁,他们就能够正确使用“男孩”和“女孩”的称谓了。
当然,这时候他们的判断标准还比较童真男女要怎么才能有孩子,比较外在,比如头发长短和服饰特点是主要判断依据。
这种“阿姨=长发和裙子、叔叔=短发和裤子”的概念大概会持续到5岁左右,然后他们才能逐渐明白,原来性别是不以外形为转移的,获得了性别恒常性的认识。分享一下儿童性教育时刻表:
其次,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身体
父母比任何人都有责任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身体,尤其是隐私部位,要简单、明确地告诉孩子——除了爸爸妈妈(或其他可信任的家人),没有任何人有权利看、或者摸!要让孩子从小培养起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。不管男孩女孩,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,回避风险、尊重自己,对男孩女孩来说是同等重要的。
而我们平时在给孩子洗澡和按摩的时候,便是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的良好时机!爸爸带儿子洗澡,妈妈带女儿洗澡,这能很好的让孩子从小就知道,男孩子的身体跟爸爸一样,女孩子跟妈妈一样,这是孩子最早了解人体和性别的启蒙教育。
最后,给大家推荐一些儿童性教育绘本:
出生教育:《小威向前冲》、《宝宝的诞生》、《呱呱坠地》
性别教育:《我是女孩,我弟弟是男孩》、《威廉的洋娃娃》、《奥利弗是个娘娘腔》、《纸袋公主》、《朱家故事》
身体教育:《小乳房》、《小鸡鸡的故事》、《乳房的故事》、《呀!屁股》、《我们的身体》
性安全教育:《不要随便摸我》系列、《我来保护我自己》
还在为育儿问题困扰?
文章底部留言,或公众号界面发送您的育儿难题,米来妈为你排忧解难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