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孩子的情绪。当孩子心情不好时,试着让孩子发泄出来,切不可不重视孩子的情绪。要主动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日常,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小烦恼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,当孩子心情愉悦时,学习注意力会更集中。

3.让孩子学会转移注意力

当孩子苦闷、烦恼时,家长不要引起孩子烦恼的事。可以让孩子听听音乐、翻翻画册、看看电影和电视,带孩子去户外运动,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,冲淡以至忘却烦恼,使情绪逐步好转起来。

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_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作用_专注力的培养

04 勤于思考会加速孩子的注意力

对于孩子来说,勤于思考是长期逐渐养成的、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思维、行为以及生活方式。一旦孩子乐于思考,就会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主动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做事、去学习。因此,培养孩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,是提升孩子注意力,让孩子全心全意学习和做事的不可或缺的因素。

1.开发孩子的大脑

在生活中,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勤于思考,如做一些适合孩子益智类的数学游戏、脑筋急转弯等,让孩子的思维运转起来。

2.经常与孩子讨论学习进程

家长应该实时关注孩子的学习进程,并与孩子一起学习、互动。比如家长和孩子可以进行默写比赛、单词拼写、课文朗诵等家庭活动,不但巩固孩子的知识,还让孩子体会到家人对自己的重视和关爱。

3.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

许多孩子都有较强的好奇心,喜欢“十万个为什么”,每当见到一个新事物,总想更深入地去了解,往往会不自觉地摸一摸、问一问、拆装等行为习惯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很是烦恼,经常批评孩子甚至恐吓孩子。其实,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究和求知欲旺盛的表现,父母的呵斥只会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。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,父母应该因势利导,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,并启发孩子的“异想天开”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,在孩子想的过程中,注意力也得到相对的训练。

05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

习惯的作用十分隐蔽,弥散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个细节, 控制着孩子几乎所有的学习行为。

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,容易受外界的环境影响,从而无法专心学习。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更容易抵制来自外界的诱惑,如游戏、电视、网络等。因此他们更习惯在枯燥中坚持下去,适应枯燥的能力更强。甚至,久之还会将枯燥内化成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。

其次,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处于懒散的环境,习惯性拖延学习。而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,在每一次立即行动后都获得了家长的奖励,以及汲取知识后精神上的自我满足,逐渐养成了不磨蹭的习惯。因此,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也起着一定相辅相成的作用。